查看原文
其他

《僧伽吒经》讲记 第二十三讲 (5-8)

常空法师 僧伽吒经法门 2023-01-27



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     佛法难遭难遇,今生当得解脱

【我于尔时,作摩那婆子。】


佛陀再讲自己得授记的情况,燃灯佛出世时,“我于尔时,作摩那婆子”。


摩那婆是印度的一种外道,这种外道认为人的肉体当中有圣妙之我体,叫圣我,摩那婆就是圣我外道。什么叫圣我外道呢?这一派认为在自己的身心当中有个最圣妙的我,有多大呢?大概长一寸左右。他们经常观想在自己的心间有个一寸左右的我,那个我不生不灭。《大智度论》当中解释说这一派外道不是观我如一寸许,而是认为神在心中微细如芥子许,更小。


你看,外道也讲一个常住不变的我,那它和佛教的区别在哪里呀?佛教讲的法身自性,没有形相,又无处不在。它讲的这个我呢,有个具体的形相,它还是着相,认为有一个相是真正的我。佛教认为有相必会变灭,因为相都是幻化不实的。再说,既然这个圣我如一寸许或者如芥子许这么小,那就说明它比肉体还小啊,它和法界、宇宙相比呢?那不更小吗?那它在法界宇宙当中不是飞来飞去、转来转去吗?既然能转来转去,这不就是生和灭吗?它还是个生灭变化的东西呀!所以你这么一想,它和佛教绝对不一样,不要认为它也讲有个“我”,就和佛教牵扯在一起。


那什么叫摩那婆子呢?“子”就是摩那婆外道的徒众,因为这一派还认为他们最初的那个教主就叫圣我,音译就叫摩那仙,所以说就是摩那婆仙人。他们还认为只要是学圣我外道的信众都算是摩那婆仙的儿子,所以叫摩那婆子。他们认为这个圣我是一切万物的本源,也就是说学这一派法的人也都是从圣我所生,所以这一派外道徒众都叫摩那婆子。也就是说燃灯佛出世的时候,释伽牟尼佛当时在做外道。


讲到这里,咱再想想前边讲的佛陀遭遇了十二亿诸佛,你就知道,遭遇十二亿诸佛当中的任何一尊也不容易吧?你认为一世一世都能那么轻松地见到佛、供养佛吗?即使在这之后佛陀功德越来越大,转世到燃灯佛的时候,他也不能记起自己前世的那些功德智慧来,反而做了一个外道,你就知道学佛有多难!即使你学点儿佛教的功德智慧,万一转世又迷了,你怎么再和佛教结缘,怎么再学佛使自己的善根增长呢?很难呀!所以你们知道佛法的可贵了吗?我们今生遇到佛法真的值得珍惜呀。如果今生你不能解脱,你抓不住这个机会,一转世也许又是多少劫遇不到佛教,太可怕了啊。所以我一直提倡今生遇到佛法一定要精进,今生就得解脱。最起码生死到来的时候你能有把握生到净土,再跟着诸佛学习。



   前世功德今世呈现,今世修行后世享用


【名曰弥伽,】


佛陀说:“我当时作摩那婆外道,我的名字叫弥伽。”弥伽翻译成中国话就叫云。根据咱们现代语言的说话习惯,一般不单独叫一个字的名儿,是吧?一般两个字才好听,应该就叫小云,对不对?所以佛陀无量劫前作外道,名字叫小云。你们也应该向佛陀看齐呀,过去的小云都成佛了,你们也不能自甘堕落哦!


    【于燃灯佛所作摩那婆,修清净行。】

小云当时在燃灯佛的国土,学习这种外道。虽然作外道,但是由于有前世的善根,这世修行非常好,道德也非常好。为什么当初的小云即使学了外道,还能修清净行呢?为什么他的心还可以清净,不会做坏事?这就是前世修行的功德。


所以你看,人生生世世积累的功德是不会消失的,你作的任何善业都不会白作的。虽然你不知道前世修什么,但通过观察你今世的性格,还有你今世遭遇的环境,你就知道你的前世;你也不用担心你将来到哪里去,你看看你现在修行修出来的性格,和你所接触的一些环境,你大概也能知道你的后世。


你说有没有过去世和未来世啊?没有,如水上画纹,随画随消,过去画过它就消失了。未来呢,还没画,哪来的前世和后世啊?既然没有,那前世的功德保存在哪里啊?注意,还保存在现在!你通过现在就能知道你的前世和后世。严格来讲,佛教不用管前世和后世,只管现在就可以,现在就包含着过去和未来。比如说,你今世脾气很大,那就说明你前世也是脾气大;你今世很慈悲,见到了佛法就很相信,那就说明你前世学过佛法;如果你见到了佛教就诽谤,死活也不相信,不用说了,你前世也没怎么学过佛,说不定你还诽谤过佛,做过魔。


所以,从你今世的这些表现就能看到前世,而你今世的性格和你遭遇的一切外境,也是你的未来。正如经中所说:“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后世果,今生作者是。”这虽然是讲因果的,但是你仔细分析下,这是不是把最高的佛法教给你了?教给你什么问题?没有什么前世和后世,前世就是你今生的遭遇,后世就是你今生的所作所为。我们今生不就分这么两部分吗?一个是遭遇,一个是你现在的身口意三业的作为。再仔细分析,也可以说是相当于能和所啊,一切遭遇这叫所,那就是你的前世;你现在能说、能做、能主宰,这个就是你的后世。



           法界就在一念间,你决定未来


所以,前世后世都在现在的一念之间。不要认为,佛陀讲过去世就好像永远在那里存在一样,不会是这样的。但是就像水上画纹,随画随消。那个纹消失了,那前世的力量表现在哪里啊?还表现在你画纹的手上呀!就像惯性的道理,你的手以前画得快,虽然那个纹过去了,这个惯性还在,今世画得还快,前世也画得快;前世画得慢,现在画到这里还是慢,对不对?所以你看你现在的这个趋势就能知道以前和以后。


从佛法的根本来讲,法界就是你现在的一念。这一念不是一个念头,而是一切念头总括起来的全体,这个就是整个法界。整体的这个念头只有当下,没有过去、没有未来,过去和未来只是当下这一念中的某些属性而已。若真明白这个道理,你就不会怀疑自己能成佛了。当然念头是从功用来讲的,念头的体性就是佛性,还是一回事儿。所以法界就是一念,净土也是一念,净土是你的清净念;秽土也是一念,秽土是你的污浊念;天堂是你的善念,地狱是你的恶念,都是一念。观音菩萨是你的慈悲念,地藏菩萨是你愿度众生的念,文殊菩萨是你能看空一切的念,普贤菩萨是你精进勇猛、想了脱生死、放下执着的念。所以这一切佛菩萨都是你的念头幻化的一个影像而已,法界全部的功德、一切诸佛的功德都在你的一念间。所以天台宗也讲“一念三千,三千一念”,一切境相都是人的一念所化现。


什么叫当下一念呢?打个比方,就像你在水上画纹的时候,你的手指碰到水激起的那一点浪花,就是当下一念。这一个浪花只要过去,慢慢它就消失了,未来的它还没画,法界就是这么一丁点儿,就是现在这一个念头(师弹响指)。由于你老是要延续这一念,这个延续心就好比你的手画起来没完。你的手在水面上画啊画,使劲画,画很多图案,这么多图案是谁决定的?就是一根手指决定的,所以法界就是(响指)一根手指。


整个法界,这么多的图案,这么多的境界,其实也是你当下这一念(响指)画出来的。这个“念”是动词,是讲一种动作,并且这一念只在现在,不在过去、不在未来。所以你说法界真大吗?我告诉你,法界非常小,就这么点儿,就这一念,就现在你当下的一念。其实我说这句话的时候刹那之间它就成过去,对不对?你看,法界就这么点儿。所以法界是个点,就这么点儿,太小了。但这“点”,你由于执着一直延续下去,就相当于本来的一个点,就慢慢画,越画越多,画出来很多点,结果就成了一条线,其实这条线还是这一个点,这个线本来就是这一个点而已,由于你的延续心感觉到好像成一条线了;如果画得快了,画的线很多了呢,感觉成了面;如果画得再快呢,感觉不是个面,而成一个立体的了。


现在的科技能帮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个法界的真相,法界是什么呀?法界就相当于电视屏幕上的那一个图像节目,可以演感人的连续剧,让很多人看了哭得唏里哗啦的,追剧,追着看。其实从电视机的工作原理看,这个节目是怎么来的啊?是电子枪一个点一个点不停地打出来,一直打,由点到线,由线到面,从外面观看,感觉上就成了一个生动的节目了,从节目里就编故事,成一个连续剧。


所以说整个电视节目都是什么啊?就是电子枪打出来的这么一个点,这一个点就相当于咱们平常的一个小小念头,由于我们妄想不断,连续地打出来很多念,好了,最后成形。所以说整个法界的根源在你的这个心,是你的心起作用,它在那儿动,无明妄动、搅动,结果形成一种幻化的漩涡,其实都是水上画纹而已。画出纹来你觉得这个像人、这个像树、这个像山、这个像鬼、这个像佛,这个像魔,都是一个水纹(响指)而已,所以法界非常小。但我们在水上画纹画多了觉得很大,还感觉水纹能控制自己,自己摆脱不了。想想我们生死轮回真的是太可惜呀,太痛苦了。


你明白这个道理,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。既然法界是自己的一念画出来的一幅画,那你现在怎么办啊?不是不画,你画好它就行了。成佛了也不是不画,是明白这个道理:原来整个法界是我画的一幅画,好,从现在开始,我光画好的,不画坏的;我画净土,我不画秽土;我画解脱,我不画束缚,我不画轮回;我画三十二相八十种好,我不画地狱饿鬼畜生身。所以说,明白这个道理,你可以改变整个法界。

既然整个法界都能改变,那建立一个国土,成个佛,现一个佛身讲法度众生不是很简单的事儿吗?所以,一讲成佛,像释迦牟尼佛一样八相成道度众生觉得很难,你这么一想,既然整个法界都是你画的,那法界当中的这么一丁点——成佛,你怎么不可以画呢?


所以说,人的心起作用本来只有这一念,但你念念坚固,相续不断,这样就成就了整个国土,所以法界都是你的这个“一念”所建立。但这个相续也不见得不好,你相续外道念,相续轮回念,你就轮回;相续解脱念,相续佛菩萨的功德智慧,那你就可以成佛。像释迦牟尼佛的前世,“小云”居士,见了无量的佛,种了无量的善根,即使转世接触外道,你看,他还可以心里很清净。所以佛陀做摩那婆外道还可以修清净行,还是符合佛陀讲的教法的。



(6)

   

       

         无前世记忆非佛菩萨再来的标准


【我见彼佛,以七茎青莲华,供养燃灯如来,以此善根,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】


小云居士见到了燃灯佛就很有信心,为什么啊?是因为他生生世世种过善根,和诸佛菩萨结过缘。但我们现在一些人很执着,喜欢修外道,这也是业障,说明他生生世世都在这个外道圈儿里熏陶,所以见到了佛法不高兴。
根据佛教来讲,即使佛菩萨转世也不一定记得自己前世,只是佛菩萨不退转,记得前世最多属于宿命通而已。如果佛菩萨再转世后,也可能受环境的影响,学很多习气毛病。但是佛陀说过一种征象:如果有一些人没学佛之前非常坏,无恶不作,一接触佛教就突然特别相信,马上放下那些外道法,放下习气毛病,学佛非常坚定、非常精进,这样的人都是佛菩萨再来,知道了吧?你们认为佛菩萨再来永远都是“光明无量、慈悲喜舍”?不一定哦,但是他的功德不失。
前世没有修行的人,他遇到佛法也不相信,可能还诽谤。如果是佛菩萨再来,他可能会忘掉前世;当然如果诸佛菩萨在来之前,他观察众生因缘,然后作意发愿,也可能会记得前世。不过我看佛经当中的记载,好像是佛菩萨为度众生转世之后,往往有记忆的不多。但是我们就觉得那没记忆不行啊!那不白学了?那可不行!学佛学了这么多年,得点智慧多难哪,忘了可不行!但是这些在佛菩萨那里都不是事儿。这个也好理解,我们为什么害怕忘掉啊?因为我们轮回太痛苦了,好不容易学到佛法,就像抓住一根救命的稻草,死活放不下!你要告诉他:“哎呀,这是一根稻草,放下!”“嗯,不行!你想害我啊?我可不放!”你再告诉他:“你不用抓稻草了,这就是岸。”“嗯,不行!我抓住稻草,再攀上岸,我才相信你。”因为我们太害怕了!
这个问题大家认识上有些误区,很多人认为成佛了就永远不忘、永远记得前世。佛经上没说过佛菩萨不忘前世,只是说成了佛绝对不会退转。退转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像凡夫一样六道轮回,不再学佛了或者怀疑佛教,或者反对佛教,成佛了绝对不会的,但他可以不记得前世。
你想,任何一尊佛成佛都要降魔,什么是魔?魔就相当于人的习气毛病,换句话说,他要把自己微细的贪嗔痴的根去掉。咱们觉得十地菩萨已经没有什么习气毛病了、修得很好了,或者等妙二觉快成佛了应该没有习气毛病了吧?但是一转世,他要成佛——也就是说他原来不是佛,现在修成佛,他肯定不会记得前世学的那些东西了,这才叫“成”佛!如果什么都记得,还需要像释迦牟尼佛一样观察生老病死的过患,然后发心出家,最后找到了生死的方法才成佛吗?如果他记得前世,他早就成佛了,早就知道怎么了生死了,还需要再找一个方法吗?
所以大家注意,即使你现在学得再好,如果要到另一个世界里成佛,你也要把今世的所学忘掉,然后和那里的人一样学知识、学文化,接触世间,然后感觉到生老病死的痛苦。即使是在净土,你也能知道这个净土不长久、很短暂,你也会忧虑,你要寻找一个永恒的方法,你会出家修道,直至成佛。所以不论秽土还是净土,反正都是觉得世间没有究竟的快乐,这才发心成佛!成佛之后,你再把你的这些成佛的经验、成佛的智慧教给大家,这就是佛法。


为什么成佛还要降魔呢?魔就是自己的微细的烦恼习气。即使修得很好,没烦恼习气了,一转世轮回,接触世间生活,就会沾染习气毛病,成佛就是要把这些全部降伏掉,绝对地清净无染,不再受这些外在境界的引诱——解脱成佛!
所以成佛都是无师自悟!当你成佛的时候,是没有人教你的,你也不懂怎么解脱,不知道怎么了生死。你也找不到一个人学习的,说不定还有外道诱骗你,叫你学外道,但是外道再诱骗你,你也能知道这外道的毛病,然后不上他的当,最后自己闯出一条道路来,找到解脱的正道,这才是成佛的含义。
当然,你今世学的这些佛教智慧它是有用的,什么用呢?就是一转世,世间再怎么诱惑你,你都不上当,还会想起要解脱,还会感觉到世间万相幻化不实。这些从哪来的?就是你前世学佛积累的功德引起的这种惯性。
所以明白这个大家就不用担心,你现在好好学佛,你学的这些功德智慧有个惯性,下辈子还带着,你的性格就带着你学佛的这种功德,而外在环境也带着这种功德,反正就从这两方面带着。内在里,你的性格就像佛教讲的一样,喜欢清净、慈悲,不喜欢做坏事,别人逼你做坏事你都不愿意干,这是一;第二个,环境上,你肯定能遇到人、遇到很好的因缘引导你学佛,走上解脱的道路。
还是一句话——不见得记得前世。转世之后,你的性格和外在的环境就包涵含着你前世的功德。包括我们现在也是,你现在的遭遇就包含着你前世的功德。我们现在既然能学到《僧伽吒经》,那就说明以前接触过《僧伽吒经》,因为现在大家都很有信心了,来的都不是想着求财的,都想着成佛的,那就说明你们修的比当初释迦牟尼佛刚刚听到《僧伽吒经》那一世修得还好,这样看起来,你们离得授记也不远啦!哈哈,你们也是会“不久得授记成佛”啦!但是,这不久是多久啊?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学佛唯一的目的是成佛


现在人老是着相,老是讲外在的一个境界,特别一些修净土的,老是认为我们学佛的归宿就是极乐世界,到了极乐世界那个地方就是法界最清净最漂亮的地方,永远在那待着。如果那里已经好到极点了,阿弥陀佛生到极乐世界还需要成佛吗?成佛是觉悟,觉世无常而明心见性,找到真正的常乐我净。法界任何一尊佛成佛,悟到的真理都不违背佛陀讲的三法印,就是“诸行无常、诸法无我、涅槃寂静”,极乐世界也不违背这个原则。
诸行无常:行就是一切动作都不会长久,你在极乐世界总得有动作吧?极乐世界的东西总得变化吧?这就叫“行”,这都是无常的。同样,那极乐世界这个境相也是无常。
诸法无我:“我”,还是长久义、真实义,极乐世界也不会长存,也不是有一个真实的极乐世界永远存在,它会变化。
“涅槃寂静”: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悟到的法是什么呢?还是知道极乐世界的境相也是无常、无我。极乐世界那里的小鸟为什么都会叫“苦空无常无我”?告诉你,别执着了,极乐世界也是苦空无常无我。境界都不长久,但是我们修行要修什么呢?修涅槃寂静!涅槃就是不生不灭。
一切诸佛都是悟到了诸行无常、诸法无我,然后追求涅槃寂静。什么才是真正的涅槃,什么才是真正的寂静呢?——只有人的真心佛性才是真正的涅槃,不生不灭;才是真正的寂静,没有烦恼,没有执着,清净湛然,周遍法界。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里成佛,还是感觉到极乐世界这个境界虽然好,但不是追求的目标,最后见性成佛。成佛之后在极乐世界里把成佛的智慧教给极乐世界的众生,叫他们都去成阿罗汉、成菩萨,以至于成佛。
所以说我们学佛唯一的目的是成佛,往生净土不是我们的目的,而是我们的一个过程、一个方法。我们想成佛,但太痛苦、太烦恼,所以到极乐世界里,那个地方非常好,自己能好好用功,能好好成佛,如此而已。



(7)



降魔是心中的正念战胜邪念

 

当初,小云居士虽然是外道,但是在没有见佛之前也能洁身自好,修清净行,这也是他生生世世修清净行的惯性,后来见了燃灯佛非常有信心,就买了七茎青莲花,供养燃灯如来。

 

这部经讲的非常简略,其实这里还有很多故事呢。当时小云居士想到城里买供品供佛,魔王就用神通力遮止他,小云居士走到哪里哪里关门,根本买不到供品。但是释迦牟尼佛无量劫前修的功德太大了,魔王不能全部遮止,总还有点漏洞。还是一句话,神通力抵不过业力呀!魔王还使劲诱惑他,叫他不要学佛。但小云居士不为所动:“嗯,我就信佛!”弄得魔也没办法。

 

你看,这就是降魔,魔怎么引诱你,你就是不听!我们现在,外境不也是引诱人犯罪,引诱人起贪嗔痴吗?你就是不犯,这就是降魔!有的时候魔王在旁边诱惑你,他说话你不一定听得到,但人的心会受影响,感觉到:对呀,说不定这佛是外道邪法吧?要不咱不跟他学了。或者想:哎呀,你看,我走遍大街想买点东西供佛都买不到,看起来这个佛的功德太小了,我想供他都供不了,不跟他学了!……有的时候会莫名其妙地起一些很怪的念头,不是正念,这时候就有可能是魔王在诱惑你。

 

我在这方面看人还是有一些经验的,有的人来到这里,说上几句话,我问他:“你学过外道吧?”他往往不承认,但是再问几句就露馅了。只要学过外道的,往往都有魔干扰,因为外道供的那些东西真会控制人,而且被魔控制之后,他的脑子是不当家的,说话莫名其妙,不正常,包括眼神、行为举止、表情都不一样。他说“我没学过外道,我就是学佛,我对佛教可有信心了!”……你慢慢捋吧,谈上一会儿自己就暴露了:我曾经学过什么外道,还得个什么功夫呢……啊?刚才不是说没学过吗?他脑子就是不清楚。

 

这种讲有魔干扰的文化,不仅仅中国讲,外国也讲。基督教认为人起恶念是魔鬼的引诱,要坚持正念,不能起恶念,不要受魔鬼的引诱。记得卓别林的一部影片里有这样一个镜头:卓别林在那里站着,突然来了两个魔鬼(外国的魔鬼头上带角,后边有个尾巴,一身黑衣),在他旁边指指点点给他说一些话。突然之间,卓别林的眼睛就瞪起来,就不是他了,眼看就要做坏事了,魔鬼看到很高兴,拍掌哈哈大笑,后来走了。过了一会儿,来了两个天使,两个天使又在旁边给他说话,说了一会儿,突然之间卓别林那个表情就变得非常善良,要做好事了。你看西方也有这种观点,认为人有时候起恶念可能是因为魔鬼引诱。也可以这么说,恶念就是魔鬼,保持正念、不让自己起恶念就是降魔。

 


其实外在那个魔的形相也不是真实的,是我们心中的妄念执着幻化的影子,所谓的降魔还是心中正念和邪念的交锋、争斗,一定要让正念占上风,这就是降魔。但是,不要听到这样一讲,就认为:“哦,都是人心的事,那没有外在的魔。”外在的魔的形相有没有呢?有,人有念必有外在的一个境。因为根据佛教来讲,有念即有形,你只要有个念头,念头对应的内容就是形相,一定有个形相的。

 

还是佛教经常讲的“体、相、用”三者都要具足才行。体我们叫它心,或者叫真心佛性,它是不生不灭的;这个体起用就叫用,或者叫识,或者叫念头,细分有八识,这叫起用;既然这个心能起用,有识、有念,也就必有相,有外在形相:你积累的烦恼多了,就现出一个魔的形相来,外在一切魔鬼都是心中烦恼凝结的,外在的形相离开心不存在,它是心的显现;你只要把心中的烦恼降伏,外在的魔就消失了。

 

佛菩萨是自己追求解脱的念、利益众生的念所凝结的,你只要有这些念,你就能见到诸佛菩萨;你没有这些念,外在这种佛菩萨的境界就消失。所以不要排斥外相,当然也不要着相,认为相永恒存在。人的心转,外相就转;人的念转,境界就转。明白这个就知道修行重点在哪里了,就修你的念头就好。起善念,身体就变得像天人一样清净;起恶念就变得丑陋;像佛菩萨一样清净无染,就可以得佛菩萨的三十二相、八十种好。

 

释迦牟尼佛和耶输陀罗的的因缘

 

释迦牟尼佛的前世再往下还有故事。当时小云居士满城想买供品买不到,但因为前世的功德力太大,魔王不能全部遮止,这个时候从王宫里走出来一个宫女,手里拿着七茎青莲花,小云居士见到了就说:“姐姐呀,你这个莲花能不能给我呀?我想供佛啊!”

 

那个宫女说:“不行,这是皇家的,国王已经下令了,私人不得买卖,只能国王拿着这个莲花供佛。”

 

“你要不想想办法,走走后门,给我吧。” 小云居士说 :“我真心想供佛,我对佛非常有信心,我想成佛!”

 

那个宫女一看,哎呀,这个人对佛太有信心了,太好了!那要不就给他吧,叫他成佛。于是宫女就说:“我知道你供了佛将来就能成佛,我可以把花给你,但是你得答应我个条件。”

 

“什么条件?”

 

“你得答应,你要和我做夫妻,我要嫁给你。”

 

 你看,这佛陀的姻缘也好,想要成佛了,有美女死活要嫁给他!恐怕要是现在的人就太高兴了:学佛灵验了,本来想结婚还结不到呢,突然有个美女主动来找,还成什么佛啊?直接领回家去,结婚算了!但是这个小云居士说:“可是我发心要成佛利益众生的,你要能答应我几个条件,我就可以娶你,我喜欢布施,我以后生生世世都要布施,我什么都敢布施,我也可能把你布施出去,你必须能接受才行。”结果这个傻姑娘竟然答应了:“可以!”哈哈,这没办法了,小云居士还说了很多条件,结果她都答应了。

 

佛陀一看还不行,就说:“我是发愿将来成佛的,万一我要出家成佛,你不能障碍我。比如我和你结婚了,我可能抛弃你出家成佛去。”

 

 “那也可以!”

 

这实在没办法了,说什么都可以,你只要答应做夫妻,说什么都可以啊!哈哈,这赖上了。哎,这个宫女就是佛陀的妻子——耶输陀罗。

 

所以不能随便发愿哦,自从那时候发了愿之后,释迦牟尼佛和耶输陀罗生生世世做夫妻。关键后面还有故事呢,你认为她转世后永远记得前世的愿,永远帮助释迦牟尼佛成佛吗?不是,有很多世都是拉后腿的。这个因缘不可思议,一转世都忘了,其实当时还是因为学佛而发的愿呢,转世忘了也不好说。


 

好比曾经有一世,释迦牟尼佛做一个仙人,有神通,一个外道和他斗法失败了,外道想降伏他,就找来一个妓女,想方设法诱惑他。那个妓女就是耶输陀罗的前世,因为长得太漂亮了,佛陀一见就被她迷倒了,她就诱惑他:“你要喜欢我的话,这样子吧,你看我一个女流之辈,我想回城,走路也走不动,你驮着我回去吧。”结果这个仙人高高兴兴地把耶输陀罗扛在肩上回城了,因为当时耶输陀罗的一点污血污染了这个仙人的身体,仙人的神通就消失了,最后和那个外道的比试就失败了。

 

现在很多居士也喜欢发愿:生生世世做夫妻一块儿学佛,关键是一转世,到底是帮助学佛,还是拉后腿就说不清了。

 

就是这一世,佛陀成佛了要回家,耶输陀罗知道了很高兴:“哇,终于回来了啊!怎么办呢?得想办法引诱他,还得作夫妻呀。”怎么引诱他呢?于是做了很多欢喜丸儿,这欢喜丸儿大概就是一种补品,春药一类的。佛陀回来后,她还装作供佛,说:“伟大的佛陀,我供养你。”她当时还想,一般人吃欢喜丸儿也就几颗就好了,佛陀成佛了有定力,得多给他吃一点,就弄了一钵欢喜丸儿,结果佛陀还真吃了,但没事儿。耶输陀罗一看觉得很丢人,佛陀因此还给她讲法,说这个耶输陀罗啊,生生世世老是障碍我成佛,还好多世拿这个欢喜丸诱惑我,很多世还都成功了,这回终于成佛了,可以不上当了。但是最开始的因缘就是耶输陀罗的前世发的这个愿,因为当时释迦牟尼佛答应了耶输陀罗的这些愿,那耶输陀罗这个前世宫女也答应了释迦佛,所以她生生世世就纠缠不清,真的很可怕。

 

得授记的原因是发心成佛

 

当时小云居士就这样拿到了七茎莲花,供养了燃灯佛。当时国王供养了全城的莲花都没得授记,而小云居士供养了七茎莲花却得佛授记,说他将来会成佛,为什么?——发心!所以我一直讲,我们学佛,发心最重要,不在乎你做了多少的事儿,关键是你的这个心。所以国王全城的莲花比不过小云居士一支七茎莲花的功德。




(8)



【以此善根,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】

关键是你供养了佛,你求什么呀?一般人供佛,可能求发财、求治病、求保佑,而当时小云居士只求成佛。这个地方用的是“回向”,又和咱们讲的《佛说回向轮经》结合起来了。什么叫“回向”呢?你做了善事会有善报,对不对?如果你贪着善报,不是容易堕落吗?所以怎么办呢?你得“回向”,就是作了功德但不贪着功德,贪着功德就轮回,所以做了善事一定要“回向”。作功德可以成善人,可以成天人,可以成阿罗汉,可以成菩萨,而只有回向无所得,不贪着这些功德,才能成佛。所以怎么成佛呢?一句话:无所得。都放下,这样你本有的真心佛性才能显现。你只要贪着一点外在的幻境,那么就会一叶障目,不见泰山。必须归无所得,你才能真正地见到真心佛性,穷尽如来藏。


为什么小云居士的七茎莲花比国王全城的莲花功德大?因为当时小云居士求成佛,不求别的功德。要按一般的因果关系,拿莲花供佛,会得庄严的身相。但是,小云居士不贪求这种庄严的身相,只求成佛度众生。


【尔时燃灯如来即授我记:‘摩那婆,未来过阿僧祇劫当得做佛,号释迦牟尼如来、应、正遍知。’】

你看,释迦牟尼佛生生世世修行,开始都行善积德,好不容易在毗婆尸佛那里遇到了《僧伽吒经》,他也没有发愿成佛,还多亏一个声音,可能虚空都看不下去了:“这么好的法,你怎么不发愿成佛呢?”急得虚空大开口啊:“唉,你将来会授记成佛的!”终于到了燃灯佛住世的时候,释迦摩尼佛想起来要发愿成佛了。当他发愿的时候,佛就给他授记:“你将来会成佛,号‘释迦牟尼’。”真的是“初发心即成正觉”啊,就是这一念发心,决定他会成佛。但成佛的理论,毗婆尸佛已经教给他了,只是他还没有付诸行动。终于到燃灯佛的时候,他付诸行动了。一发愿,燃灯佛高兴,马上授记:“你肯定会成佛的。”


这一段大家要好好研究,看着很啰嗦,好像就是在讲释迦摩尼佛一世一世没得授记,最终得授记了,感觉就是这样子。但是你仔细看,每一段其实是有次第关系的:随着释迦摩尼佛的不断修行,他的功德在增加,并且什么时候接触成佛的理论,什么时候付诸实施,全都讲清楚了。真正地种下成佛的种子,是在毗婆尸佛给释迦牟尼佛的前世讲《僧伽吒经》的时候;真正地想着要浇灌这个种子、培育这个种子,是在燃灯佛时代发愿成佛的时候;到了今世,终于成佛了。


唯有成佛,才能自渡渡他

我们遇到了佛法,这是我们的福报。这也说明我们在无量劫前曾经帮助过释迦牟尼佛学佛,或者我们都是释迦牟尼佛无量劫前曾经利益过的众生。一人得道,不仅仅是九祖升天了,而是无量的众生升天啊。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能度众生,而现在已经圆寂了,我们却现在还受他的教化,得他的法益,还都在慢慢地成就,你说成佛的功德有多大。所以我经常讲,谁如果真正地想利益众生,或者想利益自己的父母,最好的方法就是发愿早日成佛。你真成佛了,你绝对能度你的父母成就;也只有成佛了,功德圆满了,度众生才不会有错谬。佛陀确实也赞叹某些菩萨的发心——自己没成佛,先发愿帮助别人成佛,但他自己是先发愿成佛,再想着去度众生。所以说,我们生生世世轮回生死,只有成佛才能真正地让我们解脱生死;只有成佛才真正地、完全地去掉无量劫以来的一切迷惑,永远不再上当受骗,这才是人生最大的利益。



 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